“晚上申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,几分钟就收到了,再也不用等工作日跑窗口!”近日,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居民杨先生的办事体验,道出了当地不少上班族的心声。为破解“上班没空办、下班没处办”的民生难题,龙湾公安全面应用政务服务“智能体”,依托AI智能审批机器人,让高频民生业务实现7×24小时“不打烊”快办,以科技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。

以往,群众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、流动人口居住证明等高频业务,常受限于窗口工作时间。如今,只需在 “浙警在线”“温警在线”等平台提交申请,“RPA+AI”智能审批机器人便会自动完成受理、审核、查询、出证全流程。 “过去周末提交申请,得等周一民警上班才能处理。现在机器人全天候在岗,最快3分钟就可以收到电子证明。”杨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。今年以来,该智能系统已在周末及节假日办理业务9780件,办事效率提升88.9%,事项好评率达100%。从“等时限”到“即时办”,科技让政务服务的时间边界不断延伸,切实提升群众办事获得感。
“群众盼快办,民警也有日常警务压力,节假日窗口值守曾是难题。” 瑶溪派出所负责人坦言,如何平衡服务效率与基层减负,是政务服务改革的关键。 龙湾公安探索“程序值班”替代“人工值守”的新路径:非工作时段前,民警只需检查办公网络、电源等基础条件;机器人内置 “心跳监测” 程序,若出现10分钟以上停顿,系统会自动重启修复,确保运行稳定。“1个智能程序+1名监护民警,就能承接全区83%以上的线上办件。”龙湾区公安分局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,这一模式有效分流基层工作压力,让民警能更专注于主责主业。

此前,部分群众因户籍地、居住地分离,或对区划调整不熟悉,选错申请地派出所导致业务被退件,反复跑腿耗时费力。 对此,龙湾公安通过设定多级算法规则,让“能不能办由机器统一判断”。智能机器人依托数据验证,自动甄别申请条件、匹配办理单位,避免因人工判断差异或选择失误导致的无效申请。目前,该项改革已使无效办事量下降 72.46%,让群众享受到更均等、更标准的政务服务。 从“人工跑”到“数据跑”,从“限时办”到“随时办”,龙湾公安政务服务“智能体”的探索,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政务服务领域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随着更多智能应用落地,将持续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擦亮政务服务便民底色。
|